guanbo: 我们今天的受访者是 廖树陶,1963年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世界著名艺术大师,拉斐尔大师奖, 曼德拉人文价值奖获得者, 世界文化大使, 二十一世纪人文先驱, 新人文
guanbo: 我们今天的受访者是 廖树陶,1963年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世界著名艺术大师,拉斐尔大师奖, 曼德拉人文价值奖获得者, 世界文化大使, 二十一世纪人文先驱, 新人文思想的开拓者与倡导者, 意大利文化协会大师会员,意大利文化协会世界艺术学院大师会员,198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1992年西南师范大学艺术硕士,1992年至1998年任教于厦门集美大学艺术学院,1998年至1999年英国阿尔斯特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访问学者,现旅居美国从事艺术创作和写作。著有论文《论梵高现象与东西文化》《对批评的批评 ——关于艺术的堕落作为当代社会人类堕落的一面镜子的回顾》等 。 Tumblr: 廖先生,您好,能请您向我们的读者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吗? 廖树陶:还在少年的时候,我就一直梦想成为一个杰出的艺术家,并为之奋斗直今。随着时间的推移,儿时对艺术的爱,逐渐成为对未来的梦想,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对人文思想的关怀,演进为对人类文化和文明的思索与前瞻。我以前一直在不停地进行艺术创作,现在我同时也在有计划地写作,正如您所看到的一样。说到底,无论是艺术,还是更广泛的文化,都是为着体现人文关怀的本意,所以我作的事:无论是绘画还是写作,都是为了表达对人的关怀,它们在本质上是同一件事情,只不过我现在比少时有了更深刻和更广阔的理解。Tumblr:您是美术家出身,也有诗歌、随笔和对当代文化的论述,您觉得哪一种文艺形式最能表达自己?廖树陶:所有以上这些不同的表达形式,都有它们自身的局限性与特点,它们彼此之间是无法替代的。我只是觉得,在某种心境下,某段时间里,某些内容,我更愿意用某种形式去表达,但这并不表示某种形式更适合于我,那只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选择而已。顺便提一下,我之所以写作,很大程度上是被逼出来的,原因是有感于主导这个世界的西方文化已经进入一个错误的方向,变得堕落和人文价值沦丧。我本希望有人站出来,但没有人有这个勇气和见解,最后我只得自己站出来指出这一点,通过写文章分析与批驳当今世界堕落的主流文艺现象。我的一篇关于这一方面问题的论文:《美国文化的终结》 ,就发表在由中美交流基金会,太平洋国际交流基金会创建的高端智库论坛:“ 中美聚焦网 ”。 Tumblr:您对艺术创作有什么样的追求?廖树陶:我们身处在一个急剧变革,文化堕落的时代,对此我在以前的写作中多有论述,我把人类身处的这个时期界定为被地缘战略利益绑架的红色文明时期。当今世界主导文化堕落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现,当代文化指导思想的失误;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当今世界的主导文化已经被地缘战略利益和国家利益所绑架,失去了文化的自主性,缺少了真正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类迫切地需要服从于全人类福祉的,更高级别的,新的人文精神。鉴于此,在艺术创作中我所倾力而为的,就是回复到艺术本体,重建人文精神与表达人文关怀,具体表现在两个回归:一是视觉本原的回归,即回归于关注视觉本原:线条、色彩、形体、材料、媒介的视觉意义与心理情感的联系;二是人性本原的回归,使视觉的表达回归于人文核心价值的人本精神。视觉本原的回归,使我能更有效地表达,使艺术回归于艺术;人性本原的回归,使我找到了艺术价值的终极依托,使艺术回归于人性。Tumblr:您觉得目前中国艺术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如何?廖树陶:中国艺术特别讲究师承传统,到了现代,逐渐失去活力,泥古不化。即使是当代中国的艺术大家,在世界范围内是没有影响力的。中国艺术发展到现代,与世界先进文化脱离,出现相对停滞的现象。在中国之外,谁知道齐白石?谁知道潘天寿?这就是中国艺术在世界的现实。当代中国艺术家们,对于西方文化,要麽盲目拒绝,要麽盲目追随。具有真正独立思想和新的文化视野的中国艺术家,可谓凤毛麟角。中国艺术家们要达到国际影响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Tumblr:互联网的兴起,使许多审美水平略为一般的群众有了更多接触艺术作品的机会。但同时也造成了对审美认识的割裂(例如有人仍以是否看得懂来判断作品,从前这些人可能没有渠道发声,但网络给了他们公开表达的机会),您怎么看待这种情况?廖树陶: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由于信息传播的平面化,及时性和瞬间性,文化在得到广泛传播的同时,也使对文化的消费变得越来越象廉价的快餐,在一定程度上不是更容易,而是更难实现它的人文价值,因为去真正地欣赏和理解一首诗或一件艺术作品是需要时间的,由于网络海量信息的传播,人们已经没有了耐心去认真观看一件艺术作品,遑论理解它的真意,实际上已经缺少了审美活动所必须要的沉淀过程。一件艺术作品象好茶一样,是需要慢慢品尝的,如果我们一下子就把茶水喝光了,再好的茶也不会有多少滋味。科学和文化是一体两面,它们既互相促进,又互相排斥,就看人们怎样去运用了。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在网络世界之外,人类更需要建立专门的文化机构传播人文思想,应对科技对人的异化,彰显具有核心价值的人文精神。(题图 by @shutaoliao) -- source link